[1] |
秦吉涛, 王家伟, 王海峰, 等. 某电解锰渣免烧砖抗压和抗折强度研究[J]. 金属矿山, 2018(3):201-204.
|
[2] |
石明星, 魏振康. 电解锰渣的环境危害和资源化利用[J]. 四川化工, 2016,19(3):52-54.
|
[3] |
周亚武, 陆谢娟, 高明刚, 等. 电解锰渣固结体中重金属浸出毒性及其在模拟酸雨下的淋溶特性分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8,41(2):127-132.
|
[4] |
完么东智, 李玉香, 谭宏斌. 电解锰渣制备多孔陶瓷及性能表征[J]. 中国陶瓷, 2018,54(4):51-56.
|
[5] |
吴霜, 王家伟, 刘利, 等. 电解锰渣综合利用评述[J]. 无机盐工业, 2016,48(4):22-25.
|
[6] |
李凤梅, 杨胜香, 曹建兵, 等. 湘西典型锰渣库主要优势植物种类及重金属耐性特征[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4(4):107-113.
|
[7] |
刘荣, 刘方, 商正松. 不同类型锰矿废渣浸提条件下重金属释放特征及其对植物种苗生长的影响[J]. 环境科学导刊, 2011,30(1):5-9.
|
[8] |
杨金秀, 刘方, 朱健, 等. 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中Mn、Cd、Zn的淋溶效应[J]. 环境影响评价, 2015,37(1):67-70.
|
[9] |
蒋梦蝶, 何志龙, 孙赟, 等. 尿素和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pH值及CO2和CH4排放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37(1):196-204.
|
[10] |
刘会, 朱占玲, 彭玲, 等. 生物质炭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并促进苹果植株氮素吸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24(2):454-460.
|
[11] |
张秀, 夏运生, 尚艺婕, 等. 生物质炭对镉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37(1):252-262.
|
[12] |
赵世翔, 于小玲, 李忠徽, 等. 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炭及其组分的影响: 对土壤活性有机炭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38(1):333-342.
|
[13] |
刘源, 崔二苹, 李中阳, 等. 养殖废水灌溉下施用生物质炭和果胶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迁移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24(2):424-434.
|
[14] |
徐继敏, 张平, 廖柏寒, 等. 生物质炭对湘南矿区轻度Pb污染土壤性质及Pb的累积转运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37(2):259-267.
|
[15] |
倪中应, 章明奎. 生物炭配施石灰降低稻米镉和铅积累的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2):54-59.
|
[16] |
李阳, 黄梅, 沈飞, 等. 生物炭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植物毒理效应[J]. 生态毒理学报, 2017,12(1):234-242.
|
[17] |
蔡函臻, 宁西翠, 王权, 等. 碱性固体对污泥的调质堆肥影响及产品对土壤的改良潜力[J]. 环境科学, 2016,37(12):4848-4856.
|
[18] |
余海波, 黄树焘, 宋静, 等. 酸化铜尾矿基质改良剂的筛选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32(9):1800-1805.
|
[19] |
钱玲, 林海, 董颖博, 等. 不同改良剂对金矿尾砂适生性能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42(7):70-74.
|
[20] |
蔡轩, 龙新宪, 种云霄, 等. 无机-有机混合改良剂对酸性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J]. 环境科学学报, 2015,35(12):3991-4002.
|
[21] |
罗珂. 不同施肥条件下植物对矿山废弃地土壤肥力改良的研究[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
[22] |
巩泽. 冻融及碱性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的生理响应特征[D]. 长春:吉林大学, 2018.
|
[23] |
赵陟峰. 外源物质对煤矸石碎屑上植物生长的影响[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3.
|
[24] |
潘多锋, 申忠宝, 王建丽, 等. 碱性盐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5(14):67-70.
|
[25] |
徐威, 袁庆华, 王瑜, 等. 盐胁迫下白三叶幼苗离子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 2011,33(5):33-39.
|
[26] |
刘晓红, 鲍雪银, 赵晴, 等. 不同消毒剂对野韭种子消毒效果及萌发的影响[J]. 种子, 2014,33(2):23-25.
|
[27] |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
[28] |
赵彦坤, 张文胜, 王幼宁, 等. 高pH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3):783-787.
|
[29] |
Oleszczuk P, Josko I, Kusmierz M. Biochar properties regarding to contaminants content and ecotoxicological assessment[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3,260(6):375-382.
|
[30] |
杨晓磊, 陆萍, 张蓉, 等. 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几种修复方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46(2):239-242.
|
[31] |
李艳春, 翁伯琦. 施用生物质炭和羊粪对宿根连作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29(4):1273-1282.
|
[32] |
孟祥天, 蒋瑀霁, 王晓玥, 等. 生物质炭和秸秆长期还田对红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J]. 土壤, 2018,50(2):326-332.
|
[33] |
张伟明, 管学超, 黄玉威, 等. 玉米芯生物炭对大豆的生物学效应[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34(2):391-400.
|
[34] |
孟莉蓉, 俞浩丹, 杨婷婷, 等. 2种生物炭对Pb、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J]. 江苏农业学报, 2018,34(4):835-841.
|
[35] |
许唯, 张蛟, 姚易寒, 等. 生物质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59(6):907-910.
|
[36] |
Li R, Wang Q, Zhang Z, et al. Nutrient transformation during aero-bic composting of pig manure with biochar prepared at different tim-peratures[J].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2015,36(7):815-826.
|
[37] |
Zwieten L V, Kimber S, Morris S, et al. Effects of biochar from slow pyrolysis of papermill waste on agr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il fertility[J]. Plant and Soil, 2010,327(1/2):235-246.
|
[38] |
朱永琪, 董天宇, 宋江辉, 等. 生物炭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46(16):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