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and Special Topics

Advance in inorganic solid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China

  • Daijun Liu
Expand
  •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Received date: 2019-12-18

  Online published: 2020-03-31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dvent of the Anthropocene,the importanc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inorganic solid waste treatment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China′s inorganic solid waste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types,such as silicon-calcium,silicon-aluminum,gypsum type,calcium-magnesium and compound type,according to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The technical direction of this kind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 and prospected.Then the reference for technical personnel engaged in related work could be provided .

Cite this article

Daijun Liu . Advance in inorganic solid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China[J].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 2020 , 52(3) : 1 -10 . DOI: 10.11962/1006-4990.2019-0640

References

[1] Madeleine Fagan . On the dangers of an Anthropocene epoch:Geolo-gical time,political time and post-human politics[J]. Political Geo-graphy, 2019,70:55-63.
[2] 原振雷, 肖荣阁 .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J]. 中国矿业, 2005,14(2):41-43.
[3] 张其春 . 城市固体废弃物治理机制研究——一个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8(3):83-91.
[4] 黄文亮 . 钢铁行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建议[J]. 中国钢铁业, 2019(8):35-38.
[5] 段炼 . 从含钒固体废弃物中回收钒的研究进展[J]. 大科技, 2015(2):245-246.
[6] 周志广 . 黑色金属矿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进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24):4286-4287.
[7] 毛雪华, 刘代俊, 张鹏 . 不同类型萃取剂对盐酸介质中钛、铁的萃取分离性能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1,43(增刊1):204-207.
[8] 余雪梅, 刘代俊, 肖永华 , 等. 含钛高炉渣制二氧化钛水解参数研究[J]. 无机盐工业, 2008,40(1):42-44.
[9] 许帮华, 范杨 . 马钢含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可行性研究[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6,16(4):22-24.
[10] 陈泉源, 柳欢欢 . 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途径[J]. 矿冶工程, 2007,27(3):49-56.
[11] 吴国振 . 甘肃省有色金属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J]. 金属矿山, 2003(增刊):246-249.
[12] 沈卫国, 蔡智, 马威 , 等. 工业固体废弃物胶凝材料水化热力学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30(5):19-23.
[13] Lonescu D, Meadowcroft T R . Early-age hydration kinetics of steel slags[J]. Advances in Cement Research, 2001,13(1):21-30.
[14] Isoo T, Takahashi T, Okamoto N , et al. Development of large steel makiag slag blocks using a new carbonation process[J]. Advances in Cement Research, 2000,12(3):97-101.
[15] 顾文飞 . 宝钢冶金固体废弃物在建筑等领域中的循环利用[C]// 2008年中国国际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减排高层论坛暨中国建材工业利废国际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2009: 155-157.
[16] 王秀秀, 曹惠明 . 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37(7):60-62.
[17] 王苗, 郭彦霞, 程芳琴 . 粉煤灰活化提取氧化铝的研究[C]// 第六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论坛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2011: 273-280.
[18] 张长森 . 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19] 钱觉时 . 粉煤灰特性与粉煤灰混凝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20] 程海平, 李昌清, 覃爱平 , 等. 电解铝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白水泥生产中的应用[J].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18,24(2):42-46.
[21] 张圆圆, 杨凤玲, 程芳琴 . 煤矸石中高岭石的脱羟基特点及动力学研究[J]. 煤炭转化, 2015,38(3):78-81.
[22] 王菁, 王苗捷, 杨凤玲 , 等. 煤矸石酸浸废渣制白炭黑工艺中杂质影响研究[J]. 无机盐化工, 2015,47(10):57-60.
[23] 耿永娟, 李绍纯, 李秋义 , 等. 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硫铝酸盐水泥的研究进展[J]. 硅酸盐通报, 2013,32(11):2268-2273.
[24] 易龙生, 齐莉娜, 李行 , 等. 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地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粉煤灰, 2015(5):33-36.
[25] Davidovits J . Geopolymers:Inorganic polymers new materials[J].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1991,37:1633-1656.
[26] 张娟, 张明旭, 徐子芳 , 等. 污泥煤矸石复合制备地质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3,41(8):122-125.
[27] 张金山, 叶俊沛, 孙俊民 , 等. 利用硅钙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生产硅酸钙板的试验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 2014(1):54-57.
[28] 高荣久, 胡振琪 . 煤矿区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最佳利用途径[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2,21(6):824-826.
[29] 周洋, 李润丰, 孙智勇 , 等. 一种石蜡/铁尾矿陶瓷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熔融浸渗制备方法:中国,107011868A[P]. 2017-08-04.
[30] 李秀珍, 庞先勇 . 煤中无机成分制备储热相变材料[J]. 煤炭转化, 2014,37(4):27-31.
[31] 吴文昊, 黄心宇 . 煤基碳泡沫/聚氨酯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热性能[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33(1):255-261.
[32] 李永峰, 王万绪, 杨效益 . 煤矸石热活化及相变分析[J]. 硅酸盐学报, 2007,35(9):1258-1263,1269.
[33] 王建宏 . 粉煤灰基高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4] 韩建辉 .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硬脂酸&粉煤灰的配比分析[J]. 山东化工, 2014,43(3):28-30.
[35] 赵亮, 王海洋, 方向晨 , 等. 改性粉煤灰相变储能材料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3,2(6):598-602.
[36] 陈立萌 . 基于石墨尾矿制备的复合相变储能结构储热性能研究[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16.
[37] 程鹏 . 矿渣纤维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热湿性能的试验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8] 孔德顺, 卢香宇, 范佳鑫 , 等. 煤系固体废弃物制备白炭黑的研究进展[J]. 云南化工, 2013,40(3):32-34.
[39] 伍泽广, 刘钦甫 . 煤系高岭土制备氧化铝联产白炭黑工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l, 26(4):107-111.
[40] 叶学东 . 2018年我国磷石膏利用现状、问题及建议[J]. 磷肥与复肥, 2019,34(7):1-4.
[41] 王圳, 张均, 陈芳 , 等. 贵州省磷矿固体废弃物治理现状与建议[J]. 矿产综合利用, 2019(1):11-15.
[42] 杨润, 陈德玉, 米阳 , 等. 常压无氯复合盐溶液磷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J]. 非金属矿, 2019,42(4):1-5.
[43] 马健, 沈浩, 郑之银 .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磷石膏生态环境整治与绿色发展之路[J]. 磷肥与复肥, 2019,34(7):30-34.
[44] 刘代俊, 刘玉琨, 杨广谱 , 等. 磷资源加工研究进展:6.利用磷石膏生产高强度砌块及储能砌块[J]. 磷肥与复肥, 2009,24(5):8-10.
[45] 刘代俊, 王辛龙, 蒋文伟 , 等. 磷资源加工研究进展:7.磷石膏生产硫酸及硫酸盐的研究进展[J]. 磷肥与复肥, 2009,24(6):11-13.
[46] 崔晓婧, 马丽萍, 杨杰 , 等. Fe2O3,SiO2,Al2O3对磷石膏化学链燃烧反应的影响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8,37(5):1589-1594.
[47] 付海, 陈陵翔, 龚维 , 等. 改性剂种类对磷石膏填充PC/ABS的效果研究[J]. 非金属矿, 2019,42(4):20-23.
[48] 李会勇, 徐化, 解田 , 等.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磷石膏产业化发展概况[J]. 磷肥与复肥, 2019,34(7):26-29.
[49] 高强 .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进展[J]. 磷肥与复肥, 2019,34(7):41-44.
[50] 方祖国, 宁平, 杨月红 , 等. 复合还原剂还原分解磷石膏制取高浓度二氧化硫[J]. 无机盐工业, 2009,41(1):48-50.
[51] 马丽萍, 闫贝, 谢龙贵 , 等. 一种磷石膏的分解方法:中国,103466675A[P]. 2013-12-25.
[52] 刘骁, 刘代俊, 樊晓苓 , 等. 磷石膏在小孔耦合的微波场中的分解反应研究[J]. 化肥工业, 2015,42(2):1-5,11.
[53] 陈德宇 . 磷石膏改良盐碱地资源化利用试验报告[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4):48-49,53.
[54] 潘伟, 吴帅, 曾庆友 . 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进展[J]. 云南化工, 2019,46(4):16-19,22.
[55] 郭天云, 郭天海, 何增国 . 磷石膏对盐碱地改良效果及对玉米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19(7):48-52.
[56] 谢晴, 蒋美雪, 彭同江 , 等. 磷石膏常压酸化法制备无水硫酸钙晶须的实验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9,48(6):1060-1066.
[57] 刘代俊, 江成发, 余静 , 等. 磷资源加工研究进展:1.高硅低品位磷矿的湿法浸取流程[J]. 磷肥与复肥, 2009,23(5):11-13.
[58] 刘代俊, 邱礼有, 蒋绍志 , 等. 磷矿资源加工研究进展:5.利用磷铁尾矿直接生产复合肥的MUSP新工艺[J]. 磷肥与复肥, 2009,24(4):18-19.
[59] 刘代俊, 杨军, 唐亚利 . 燃烧动力波制备五氧化二磷的方法:中国,101214939[P]. 2008-07-09.
[60] 刘代俊, 陈伟, 徐程浩 , 等. 磷资源加工研究进展:2.从高镁低品位磷矿中回收镁化学品[J]. 磷肥与复肥, 2008,23(6):18-20,24.
[61] 唐义 . 硅镁系固体废弃物合成MgAlON/SiAlON复合材料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 2011.
[62] Liu D, Jiang C . Negative temperature effect of complex reaction kinetics system of Fe and Al mineral impurities in liquid-solid process[J].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2020,153:507-516.
[63] 延路明 . 山西阳城砥洎城古城墙建筑技术和防御功能探析[D]. 太原:山西大学, 2013.
Outlines

/